2025年上半年,國內復合肥市場波瀾起伏,呈現先抑后揚、整體波動加劇態勢。在原料成本變動、政策調整以及需求季節性變化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下,市場走勢復雜,產能格局有所調整,也為下半年及未來市場發展埋下伏筆。
市場震蕩 價格波動明顯
上半年,復合肥市場先穩后揚,后持續窄幅整理,相較于2024年同期,價格處于相對高位。以45%硫基復合肥為例,1—6月份全國平均價為2881元/噸,同比上漲1.12%。其中,上半年最低點出現在年初,為2720元/噸,最高點在3月底,為2993元/噸。
一季度,受春節及農產品價格低迷影響,經銷商備貨積極性不高,市場交投清淡,復合肥震蕩下行。進入二季度,復合肥行情觸底反彈,隨著北方春耕用肥旺季啟動,南方經濟作物用肥需求逐步釋放,市場走貨明顯加快,呈現“成本驅動型上漲,剛性需求托底”特點。3月是春耕關鍵期,復合肥產銷進入旺季,東北市場率先發力,帶動北方交投向好,復合肥產能運行率增至49.49%,環比增加11.82個百分點,消費量達到上半年高點。
4月中旬至6月份,復合肥進入窄幅回落階段。一方面,東北市場掃尾,區域內以甩貨為主,價格混亂;另一方面,華北區域玉米肥以及南方水稻肥、經濟作物用肥需求,受局部氣候干旱、終端收益欠佳等因素影響,釋放緩慢。同時,上游原料價格出現松動,加上國內復合肥供需過剩,壓制了高價成交。
產能利用率低 淡旺季存差異
2025年上半年,國內復合肥產能新增約100萬噸,全年新增產能預計400萬噸,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投產。從地域分布來看,上半年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新疆、兩廣及華東地區,產能在10萬~25萬噸。
上半年復合肥產能利用率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1月份,因臨近農歷春節,企業停車檢修較多,產能利用率偏低,僅為33.21%。2—4月份,春耕旺季,企業集中發運,部分夏季肥也提前鋪貨,產能利用率偏高,維持在42%~55%。5—6月份,隨著春耕用肥需求逐漸消化,產能利用率逐步下探,低于40%水平。整體來看,1—6月份,平均產能利用率低于去年同期。
盡管平均產能利用率同比偏低,但因上半年新增產能較多,供應能力寬松,產量仍有增加。1—6月份,產量達3116萬噸,較去年同期高140萬噸。其中,中規模企業在2—4月份產量同比增加明顯,而小型企業產量貢獻相對有限。
產能格局變化 漲跌幅度有限
展望2025年下半年,復合肥市場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政策層面,仍將圍繞“糧食安全”“保供穩價”展開,這將有效抑制復合肥產業鏈價格的大幅波動,但階段性行情仍會受原料成本、供需結構、市場情緒、行業轉型等因素影響。
從價值鏈傳導角度看,下半年復合肥價格先跌后漲概率較大,但預計漲跌幅度有限。尿素等原料價格走勢將繼續主導復合肥行情,企業需密切關注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及國際市場化肥動態。
產能方面,下半年復合肥仍有大量新增產能投產,高塔造粒工藝占91.49%,主要集中在華東大區、華中大區。這將進一步增加市場供應。而下半年國內剛需主要聚焦在果蔬經作物及小麥用肥上,整體需求不及上半年,需重點關注出口變化帶來的影響。從目前出口政策和暫定出口量來看,出口對下半年行情的支撐作用相對有限。
長期來看,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傳統復合肥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戰已難以持續。隨著國家對糧食生產要求的提高、化肥行業優惠政策調整以及環保政策趨嚴,生產成本高、技術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將逐漸被淘汰,企業向規模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新型復合肥將成為復合肥行業調整發展的重要方向。以緩控釋肥、硝基復合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等為代表的高效、環保新型肥料產品,將因符合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方向,獲得大力扶持,有望得到迅速發展。2025年復合肥新增產能已呈現出以技術升級和頭部企業擴張為主導的趨勢,同時需警惕產能過剩風險進一步加劇。未來,具備資源與技術優勢的企業將更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總之,2025年上半年復合肥市場在震蕩中走過,產能格局有所變化,下半年及未來市場將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共同作用下,朝著更加高效、綠色的方向發展。(來源:中國農資傳媒)